汝城縣茶山腳鎢礦礦長 肖志勇
礦山領域如何確保安全生產是礦山人永恒的話題,也是礦山企業生存發展的命脈,更是每個員工生命安全的保障。
汝城縣茶山腳鎢礦有限公司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將安全生產視為礦山發展的生命線,企業認真貫徹落實上級相關安全生產文件精神、加強團隊建設,由礦長負責全面管理、分別由礦總工(常務副礦長)負責生產技術部、由安全副礦長負責安全管理部、由生產副礦長負責生產調度部、由機電副礦長負責機電部。并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能和責任要求和考核辦法。
科技興安、打造本質安全型礦山。2024年,我礦建成應急指揮中心、提質改造六大系統、更新礦山重要設備設施等。
現在地面領導值班人在指揮中心就能掌握井下人員動態,員工從進班到出班經過井口人臉識別系統及佩戴的人員定位識別卡可以全程跟蹤,通過通信聯絡系統、應急廣播隨時與調度中心反映井下情況;利用監測監控系統每分每秒監控礦井通風、有毒有害氣體變化;完善的井下人員管理、安全預警平臺,與現在的智能化生產相結合,集井下施工人員考勤、精確人員定位、安全預警、災后急救、日常管理、唯一性檢測等功能為一體,使調度指揮中心可以精準的定位井下人員的所在的位置,精確地判斷出井下工作區域的狀態,精確監測設備的運行狀況和人員的活動軌跡,便于進行更合理的安全生產調度管理。
安全管理工作永遠在路上。我礦把防范化解礦山安全風險,遏制各類礦山生產安全事故,推動礦山企業安全高質量發展作為畢生追求。
在隱患排查治理方面,要求檢查人員深入現場,全面排查隱患,對發現的安全隱患一盯到底,堅決做到作業面隱患不消除、生產絕不啟動。
針對不同時期季節氣候特點,靈活開展重點檢查與專項檢查,精準錨定潛在風險,杜絕檢查流于形式,在隱患整改環節,堅持真抓實干,每項隱患均制定詳細整改方案,明確責任到人、落實到崗,確保隱患排查、整改、驗收各環節形成完整閉環,切實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管生產必須管安全。我礦防范礦山安全生產主要事故采取措施有:
防中毒事故,加強了測風、測塵管理,配齊便攜式氣體檢測儀;
防頂板事故,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配備專職排險人員,員工全部佩戴安全背夾,要求每班進行安全檢查處理和安全確認后方可開始作業。加強采掘工作面頂板支護質量監督,對圍巖破碎的掘進當頭采用了超前支護措施。井下主要運輸巷道、回風巷、斜井、車場等全部采用了錨桿或錨網噴漿支護,有效控制了頂板事故的發生;
防斜井跑車事故,在各運行使用的提升斜井安裝了常閉式防跑車裝置。加強了提升運輸設備的維護保養,對猴車、提升絞車、提升鋼絲繩由湖南安標檢驗認證有限公司和湖南國標檢測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檢測檢驗。實行了提升信號與提升設備控制閉鎖、確保獨立運行。
防透水事故,嚴格執行“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要求。購置探放水設備,配備了探放水人員3名。
防火災事故,嚴格執行動火作業審批制度,井下切割、焊接等動火作業制定了安全技術措施,嚴厲查處井下吸煙,違規使用電器,制定了火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礦山的安全生產離不開安全用電,機電副礦長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電氣設備運行管理。現在礦山推行智能化、機械化、自動化,電氣設備操控越來越精準、使用電氣設備安全保險系數越來越高,他自身感覺綜合素質有待提升、加強專業知識學習,絕對不讓“電老虎”傷人。
現在的茶山腳鎢礦有限公司五職礦長同駛一條船、同坐一個倉,堅持同舟共濟、不畏艱辛,不懼風雨,讓礦山這條船永遠平穩安全行駛,助力公司持續穩定發展。
責編:曾金春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